我叫闫介成,21世纪的外卖骑手。
那天为了多挣点钱接济干妹妹——毕竟谈一小时恋爱就要200块,还包全套服务——我连续跑了十几个小时外卖,结果突发心肌梗死。
睁开眼,我成了阎解成,1958年《情满西合院》里三大爷阎埠贵的大儿子。
倒也无所谓,反正上辈子无父无母,这辈子摊上个极品老爹,横竖都是活着。
原主高中毕业后找不到正经工作,只能在粮站、火车站当临时工扛大包。
三大爷精打细算惯了,儿子干体力活饭量见涨,他却不肯多给口粮。
昨天原主干了十几个小时苦力,因为三分钱分配不均,和人起了冲突,被人咬到了手臂,发烧了一晚上,终因长期营养不良,恢复不及时,悄无声息地死在了床上。
不是说穿越都有金手指吗?
手指去哪里了?
没有系统,我一个小白怎么在这个时代活下去?
正慌着的时候,脑中突然出现了一片空间,系统空间提示:"请宿主稍安勿躁。
"果然,穿越会有金手指的。
我的金手指是个种植空间:十块地,每块一亩,总共十亩。
没有那些小说里夸张的时间流速设定,但作物三天就能成熟。
支持一键种植、一键收割、一键储存,还能按我心意把粮食磨成面粉。
外界的物品只要摸到就能收进空间,活脱脱一个现实版QQ农场。
每周还能抽奖一次,奖品从航空母舰到两颗螺丝钉,全看运气。
"系统?
新手大礼包呢?
"系统卡顿了五秒:"新手大礼包:五双袜子、三双布鞋、一件军大衣、一口黑锅、一袋玉米种子。
""你小子吃回扣了吧?
"我瞪大眼睛质问。
系统再无回应——得,还是个低配版。
整理完记忆,我了解到这个南锣鼓巷95号院是连续三年的"文明大院",三位管事大爷分别是:前院三大爷阎埠贵(我那个便宜爹)、中院一大爷易中海、后院二大爷刘海中。
一大爷处事还算公道,就是偶尔偏袒徒弟贾东旭。
毕竟贾东旭是他唯一的徒弟,指望着养老送终呢。
二大爷刘海中是个官迷,家里三个儿子:刘光齐、刘光天、刘光福。
老二老三经常挨揍,但不像同人文里写的那么夸张,主要是因为他们总跟家里顶梁柱抢鸡蛋吃。
那时候流行一句话:"下雨天打孩子,闲着也是闲着。
"大儿子刘光齐最出息也最没良心,结婚后就搬出了西合院。
至于我爹阎埠贵,抠门到"粪车路过都要尝尝咸淡"的地步。
好在现在还没到1959年灾荒年,咸菜还不至于论根分。
不过我高中毕业了,估计很快就要跟我算伙食费。
中院的贾家现在还算安分。
贾东旭还没死,是三级钳工,有一大爷罩着。
要不是连着三年灾荒,他本该前途光明。
贾张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:"我们贾家可是高门大户。
"按老规矩,师徒如父子。
贾东旭给一大爷磕过头敬过茶,就得当亲爹伺候。
一大爷无儿无女,所有家当自然都是贾东旭的。
在那个年代,徒弟要是敢不养老,轻则游街批斗,重则社会性死亡——工作丢了,饭票没了,连乞丐都瞧不起你。
所以同人文里说什么"一大爷昧下傻柱的钱"纯属扯淡。
一大爷压根没把傻柱当养老对象,就是普通邻居关系。
傻柱他爹何大清1953年跟白寡妇跑了,每月寄5到10块钱给一大爷保管。
等傻柱当上厨子,这笔钱就一首由一大爷存着。
后院住着放映员许大茂,父子俩都是吃技术饭的,日子最滋润。
按现在标准算正常人,搁当年就是不着调的"二流子"。
不过这些都跟我没太大关系。
眼下最要命的是:我这个高中毕业生只能当临时工,原主可是活活饿死的。
看着系统空间里的玉米种子和那口黑锅,我琢磨着怎么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靠这个低配版金手指活下去。
最新评论